发布日期:2017/4/19 浏览次数:2047
【课程背景】:
本课程主要 学习先进资产(含设备)管理理论(ISO55000),了解国内外工业设备管理的历史与演变;分析智能制造的设备管理状况,详解如何通过建立健全的精益TPM管理体系,达到生产零故障,真正提高设备综合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深入剖析企业设备管理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时代中遇到的难题与挑战,以"新两化融合概念"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务实、可落地的设备智能维护体系,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帮助企业建立基于价值创造最大化的资产管理体系,从ISO55000的优化,到精益TPM的深化,到LEAM精益设备管理软件的固化,确保资产创造价值最大化的落地。
【参加对象】:
生产厂长/经理、设备部经理/部长、IT部经理/部长、设备管理工程师、EAM软件工程师、设备管理软件工程师等。
【培训时间】: 2017年5月24日-26日 上海 24日学员报到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设备管理现状
1、设备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2、设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地位
3、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4、传统EAM的不足
5、智能制造的困境 6、智能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7、新形势下的设备管理要求
第二部分:设备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1、基于价值创造的设备管理系统建设
2、实现路线
3、LEAM与ISO55000、LEAM与精益TPM对应关系
4、第一步:体系化建设-ISO55000
4.1什么是ISO55000 4.2 ISO55000核心理念
4.3资产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系列 4.4 ISO55000主要原则
4.5三个关注点 4.6全生命周期成本
4.7 LCC应用 4.8过程的价值优化
4.9运行框架 4.10主要内容
4.11资产管理体系各要素关系 4.12一致性
4.13风险管理 4.14资产管理体系的应用
4.15 ISO55000的不足与解决方法
5、第二步:标准化落实-精益TPM
5.1精益生产 5.2TPM
5.3精益TPM 5.4OEE与六大损失
5.5精益TPM关键指标MTTR、MTBF 5.6TPM核心价值
5.7精益TPM核心价值 5.8零故障
5.9精益维修 5.10标准化作业
6、第三步:信息化实现-LEAM
6.1 LEAM精益设备管理系统框架 6.2 LEAM精益设备管理系统的三化融合
6.3 管理工具与方法的应用 6.4 战略方针策划
6.5 管理组织与职责建设
6.6 信息管理-知识资产的建立
6.6.1 设备全生命周期技术档案 6.6.2 设备合同
6.6.3 制度规程 6.6.4故障手册
6.6.5作业标准(点检、保养、润滑、维修6.6.6法律法规
6.7 风险识别与控制(FMEA)
6.8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6.8.1 规划选型管理
6.8.2 安装调试管理
6.8.3 运行现场管理
6.8.3.1 设备变动管理
6.8.3.2特种设备管理
6.8.3.3 源头治理
6.8.3.4 5S管理
6.8.3.5 可视化管理
6.8.3.6 设备运行管理(OEE)
6.8.4 预防维护管理
6.8.4.1 点检(岗位点检、专业点检、精密点检)
6.8.4.2 保养(日常保养、一、二级保养)
6.8.4.3 润滑与泄漏
6.8.5 故障与维修管理
6.8.5.1 基于可靠性维修策略
6.8.5.2预防维修(定期维修、监态维修)
6.8.5.3 紧急维修
6.8.5.4 委外维修(外包)
6.8.5.5 设备事故
6.8.6 备件精细化管理
6.8.7 技改管理
6.8.8 报废处置管理
6.9 经济效益管理
6.10 人才育成-培训教育管理
6.11 绩效评价与持继改进
6.12 体系评审
6.13 PC与移动应用
6.14 安灯系统
6.15 在线监测
6.16 三维数字化管理
6.17 智能维护
6.18数据接口
第三部分:设备管理信息化实现步骤
1、项目实现的三种方式优劣势比较
2、项目实现的八大步骤及要点
项目规划\合作商选择\项目组织\项目调研\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实施\验收维护
3、项目管理
4、项目成功实施的八个关键
5、信息化项目误区与解决方法
第四部分:设备管理信息化项目收益
1、基于价值创造的资产管理体系是智能制造的基础
2、MTTR、MTBF分析案例
3、OEE分析案例
4、精益设备管理系统四大价值
5、精益设备管理系统三大收益
6、精益设备管理系统投资回报率
培训咨询: 李老师15810209508


